周报 #2 - 年味、乡愁与留守的童年

周报

·

2025-02-05

·

1050字

·

3分钟阅读

AI 生成的摘要:这篇周报记录了作者 2025-01-27 到 2025-02-02 的记录与思考。春节前夕回乡,作者听闻邻村老人离世,发现左邻右舍变老,村里多陌生面孔,自己被误认作外地人,儿时伙伴也变得陌生。还留意到村里留守儿童的复杂状况,感慨离别伤感,希望新的一年自己和在乎的人健康平安、诸事顺遂。

回乡有感

春节前夕,我踏上了回乡之路。一年没回村,一回到村子,便听闻隔壁村一位老人不久前离世的消息。再看看左邻右舍,不过一年未见,他们竟似老了许多,岁月的痕迹愈发明显。村里还多了不少陌生面孔,皆是嫁进来的外地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走在熟悉又陌生的村道上,那些嬉笑玩耍的小孩子,我也全然不知是谁家的孩子。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好些人竟把我当作外地来的,可我才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啊!那一刻,我仿佛成了那只年兽,只在过年时回来凑个热闹,放放鞭炮,而后便又匆匆离去。

细细想来,自上高中起,回家的次数便寥寥无几。县里才有高中,学校离家将近 150 公里,交通又不便利,往返一趟,两天时间就没了,所以只有过年才得以回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曾经读这首诗,只觉朗朗上口,如今身临其境,才真正领悟其中滋味,心中满是感慨。

就连儿时一同玩耍的伙伴,他们的伴侣和孩子,于我而言都是陌生的存在,此刻的老家,仿佛已是他们的主场,而我却像个格格不入的外人。

见闻

过年在家,我留意到村里留守儿童的一些状况。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长,起初因条件有限,将老大留在家中,使之成为留守儿童。后来条件改善,他们却发现老大与自己感情生疏,且因缺少照料,孩子的模样与他们想象中可爱的样子相差甚远。

于是,他们选择生育二胎并带在身边,对老大则每月寄钱,假期再接孩子过来相聚。然而,由于长期分离,双方感情生疏,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相聚时相处并不融洽。

老大变得愈发孤僻,早早辍学打工,每次回家还总被父母拿来与老二比较。而老二在父母身边长大,生活条件优越。这些父母觉得老二跟着他们在外漂泊,不像老大在家那般安定。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家庭一开始偏爱带在身边的老二,冷落作为留守儿童的老大。可等孩子到了初高中,老大成绩优异、懂事上进,而一直受宠的老二却叛逆,各方面表现不如老大。

这时,父母的态度又发生转变,开始偏爱老大,忽视老二。这情形,就像网络上的一个比喻:大号练废了,又不能注销,只能练小号。结果大号没人管,时间久了,连自己都不知该如何 “玩” 了。

这就如同喜羊羊所说:“你们明明说过太空很危险,却愿意把冰冰羊带在身边,也不带上我,让我一个人在青青草原。” 这些家庭中孩子的处境,着实值得我们深思。

渲染离别

春节转瞬即逝,像是做了一场盛大的梦。

烟花🎇

今年回了老家过年,在旧物中翻出许多童年珍宝。泛黄的老照片、年少时青涩的情书、分班时写满祝福的同学录、生日收到的幸运星,还有稚嫩的画作、陪伴过漫长岁月的旧书…… 我一页页、一件件细细翻看,微笑着与往昔的自己重逢。

大家都说,现在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我不太在乎什么年味,只要跟家人在一起,对我来说足矣。

离别总是带着丝丝伤感,也不知道即将会上演些什么。希望自己心态越来越好,少些戾气,工作上能有所突破,也希望自己和在乎的人都健康平安、幸福快乐、万事如意。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如果您喜欢它,请考虑与您的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