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翻了翻之前的记录,才发现上次更新已经是七月中旬。
减退的表达欲
我没完全丢掉表达欲,但它确实在慢慢减退。可即便如此,上班这件事,还是在不可避免地消耗我的表达欲和感知力。
作为一个天生精力有限的 “低能量选手”,每天通勤、打卡、对着电脑处理工作,早就把我最充沛的黄金时间耗光了。下班后,真的很难再挤出力气去写点什么、分享点什么。我再次清晰地意识到:上班,本质上就是用时间和精力换取生活。
就像学生时代那些爱发朋友圈、一开口就是妙语的朋友,工作后也全都默契地减少了更新频率。毕竟俏皮话需要敏锐的感知,而重复的日常太容易让人变得麻木迟钝。学生时代的那份灵气,好像正在被慢慢磨掉。
所以现在,我总在提醒自己:不想被日常磨成麻木的人,就必须主动去感受、坚持输出,一点点和单调的生活对抗。
从毕业即失业到公司猝死
九月中一觉醒来公司倒闭了,前一天还好好的在上班,第二天突然就被通知公司倒闭了,跟做梦一样,电视都不敢这样演。
去年六月底,毕业倒计时还剩七天的时候,我正蹲在宿舍地上打包行李,行李箱里叠得整整齐齐的,都是为新工作准备的东西,手机里还存着跟 HR 确认入职时间的聊天记录。
结果一条消息突然弹出来,直接把我所有期待都砸没了:“公司战略调整,三方协议得解除,不好意思啊。”那一瞬间,耳朵里嗡嗡响,改简历改到半夜的那些日子、三轮面试的紧张和盼头,感觉天都塌了。
六月底,春招早已结束,新一轮的秋招还远未开始,我就这么被卡在了最尴尬的节点,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七月的深圳热得跟火炉似的,我揣着一沓打印好的简历,在地铁里转来转去赶面试。上午刚在南山区写字楼考完笔试,下午就得往龙岗区跑,衬衫后背总被汗浸得皱巴巴的。简历改了不下十版,面试时“介绍项目经历”那套话练得张嘴就来。

七月底收到录用通知那天,我站在街边对着手机屏幕,眼睛一下子就红了,总算抓住根救命稻草。
收到录用通知那个周末,我终于放松下来,终于有时间藏在写字楼之外的热闹,参加了在深圳的第一个漫展。离场时抱着刚买的周边走在晚风里,突然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好像多了个能装下小爱好的角落。



入职后我是真拼,同事总说我“太卷了”,可只有我知道这份工作对那时候的我多重要。
今年年初,HR 突然把项目组叫去开会,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就说“团队解散”。我抱着装满东西的纸箱出电梯,看着玻璃门上自己的影子,头一回对未来没了谱——刚稳定没几天的日子,怎么说塌就塌了呢?
没想到半个月后,领导突然打电话来,语气特兴奋:“公司融到钱了,项目重启,你回来接着干!”我当时又惊又喜,觉得自己运气真好,收拾东西回公司的时候,还暗下决心要更努力。现在才明白,哪是什么运气啊,就是公司快撑不下去了,想稳住业务的临时办法,我就是那个被蒙在鼓里的“临时工”。
9 月 20 号那天,我跟平时一样提前到公司,刚坐稳没多久,就看见 HR 姐姐拿着一摞文件往办公区走,脚步慌慌张张的。“大家先停一下,”她声音有点发颤,“公司资金链彻底断了,今天正式解散,详细信息等会儿发群里。”这么突然的吗,不久前还画了大饼呢?
我坐那儿愣了好几分钟,旁边同事轻轻拍了我胳膊一下,我才回过神。收拾东西的时候,真觉得特讽刺——那些电视剧里才有的离谱职场戏,居然真让我这刚毕业的 00 后撞上了。
现在我又开始投简历了,不过比起去年的慌里慌张,心里踏实多了。昨天面试,HR 问我“经历过最大的挫折是什么”,我笑着把这段事儿讲了,没像以前那样紧张得说不利索。
可能成长就是这样吧,总得经历几次措手不及的事儿。希望下次写日记的时候,能跟自己说一句:“恭喜啊,总算找到新工作啦!”
生活剪影
傍晚的花市依旧很热闹!各色玫瑰、洋桔梗、向日葵堆成小山,有很多没见过的品种,乱花渐欲迷人眼具象化了,连空气里都是甜甜的花香。

翻到小时候爬西山的旧照片,当时还吐槽山路难走,现在只记得山顶的风超舒服。突然就想再去一次,看看十多年过去,是山变矮了,还是我变弱了(笑)。

时隔 N 久重拾 Minecraft,随手在 ArchLinux 上开了局,居然莫名觉得比以前更丝滑?是我的错觉,还是开源系统偷偷给游戏加了 Buff?方块世界,我又回来了!

一些思考
好像大部分人的心理问题都集中爆发于独自生活后的二十多岁到三十来岁,在这之前,所有问题都被校园的单一节奏与集体生活所掩盖。直到工作后独自面对社会。
一个人应对复杂的人际生存的压力,未来的迷茫时,那些早已埋藏的问题才终于破土而出。
不是这个年纪突然变得痛苦安息,而是过往阶段所有的失落委屈恐惧,在这个无人兜底的环境里才彻底暴露。